5月必看的重磅级研究Top10
日期:2019-05-29

转眼间5月份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个月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一下呢?小编根据本月新闻的类型、热度和研究领域筛选出了本月的重磅级研究Top10,供大家学习交流。

1.jpg

【1】Oncogene:时隔40年! 科学家们阐明幽门螺杆菌引发胃癌的新型分子机制

doi:10.1038/s41388-019-0702-0

1982年,研究人员发现了慢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的关联,随后科学家们相继开展了对幽门螺杆菌的大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引发胃炎外,幽门螺杆菌也是诱发胃溃疡和胃癌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人员清楚阐明了这种细菌和多种胃部疾病的关联,但幽门螺杆菌到底是如何诱发胃部肿瘤的,科学界还存在很多争议。

在时隔四十年后的近日,来自日本金泽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幽门螺杆菌引发的炎症促进胃部上皮干细胞增殖,进而引发胃部肿瘤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刊登在国际杂志Oncogene上。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他们如何在此前研究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新发现。

 

【2】Cell:科学家发现人类多能性创始人细胞 有望帮助理解肿瘤癌变的分子机制

doi:10.1016/j.cell.2019.03.013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人类干细胞中发现了一类特殊的细胞亚群,其似乎能发送信号促进周围细胞发育和生长。这种人类多能性创始人细胞(human pluripotent founder cells)及其鉴别细胞过程的发现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癌变肿瘤的生长,以及人类干细胞如何制定决策来决定哪些细胞癌变。

研究者Mick Bhatia表示,这类细胞似乎能作为干细胞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人物”,而干细胞生态系统则能维持并促进其它类型细胞的生长;这类人类多能干细胞拥有一套完全不同的基因,而且其会遵循不同的规则,并对不同类型的信号产生反应。人类多能干细胞被认为是万能细胞,其能分化为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这些创始人细胞似乎位于干细胞系统的顶端。研究人员花费了6年多时间从细胞水平上分析了此前被忽略的细胞类型,这些细胞形成于多能干细胞群落的边缘区域,在对这些细胞进行特性分析后,研究者们还观察到了其形成于成体细胞多能细胞重编程的最早期阶段。

2.jpg

 

【3】Nat Sci Rev: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人类大脑基因插入到了猕猴基因组中

doi:10.1093/nsr/nwz043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将参与大脑生长的人类基因插入到猴子的基因组中,制造出了多个转基因猕猴,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如何在猕猴出生后对其进行相关的实验。

如今生物学家开始在人类机体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旨在预防人类疾病的发生并深入研究人类的发育奥秘。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名为MCPH1的人类基因插入到了多个猕猴机体中,并以这种方法来研究人类大脑发育的机制;此前研究结果表明,MCPH1基因会参与大脑的生长发育,而不携带该基因的婴儿则会出现大脑变小的状况。

为了将基因整合到猴子基因组中,研究人员将携带该基因的病毒注射到猕猴胚胎中,并促进猕猴自然发育,最后11只携带修饰后基因组的猕猴出生了,但仅有5只存活了下来,研究人员对这5只猕猴进行了检测来阐明人类基因对其发育和机体能力会产生什么影响。研究者表示,没有一直猕猴的大脑比正常水平大,但在记忆测试和处理能力方面,所有猕猴都要比平均水平表现得更好。

 

【4】Nat Genet:重磅!首次发现“转座子”元件竟能驱动多种癌症发生!

doi:10.1038/s41588-019-0373-3

DNA发生错误会驱动癌症发生,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名为“跳跃基因”(jumping genes)的特殊遗传现象;由于跳跃基因通常并不会发生突变(即DNA元件不会发生错误),而且其并不能通过传统癌症基因组测序的技术来识别,因此,本文研究或许能为后期科学家们开发靶向此类基因的新型癌症疗法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科学家们将跳跃基因称为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其是一种短的DNA片段,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能够随机插入到基因组中,跳跃基因的进化历史是目前很多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领域,但病毒感染被认为在其起源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探索基因组数据库,寻找那些跳跃基因能够驱动癌症生长的特殊肿瘤组织。

3.jpg

 

【5】AJCN:新发现!全谷物为何会促进机体健康?或通过改变肠道中血清素的产生来实现!

doi:10.1093/ajcn/nqy394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东芬兰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摄入低纤维小麦面包的成年人而言,摄入全麦黑面包的成年人机体中血浆的血清素水平较低。研究者发现,摄入来自黑麦或小麦的谷类纤维或能降低小鼠结肠中的血清素水平,全谷类食物所带来的健康效益或许部分与摄入者机体肠道中血清素产生的改变有关,肠道组织是机体中血清素产生的主要场所。

摄入全谷物能够降低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包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研究者并不清楚,或许是因为全谷物食物中含有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或者肠道菌群所产生的不同代谢产物所衍生的植物素和纤维等。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深入阐明了摄入全谷物黑麦如何调节机体血液中不同代谢产物的水平,研究者采用非靶向性代谢产物分析(代谢组学)来检测多种代谢产物,其中就包括以前未知的代谢物等。

 

 

【6】Eur Heart J Suppl:惊呆!大约50%的人群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患上了高血压

doi:10.1093/eurheartj/suz076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 Supplemen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澳大利亚,有50%的高血压患者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其已经患病。高血压是全球人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大原因,同时其也影响着大约600万澳大利亚成年人的健康。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3817名成年人进行研究,其中31.2%的个体患有高血压,大约仅有一半人知晓自身的病情,在接受治疗的个体中,仍然有40%的个体的血压高于标准值,而吸烟、饮酒或患有脑血管疾病的个体出现血压升高的风险更大。研究者Markus Schlaich说道,尽管针对高血压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仅会有一半受影响的个体能够被进行治疗,只有60%接受治疗的人群机体的血压能够得到控制。

4.jpg

 

【7】Mol Cell:重磅!首次发现氧化性压力会缩短端粒加速机体细胞衰老

doi:10.1016/j.molcel.2019.04.024

被认为会对细胞造成氧化性压力的同样来源—污染、废气、吸烟和肥胖都与细胞端粒缩短有关,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确定氧化性压力或会直接对端粒产生影响来加速细胞衰老。

研究者Patricia Opresko教授表示,端粒由数百个鸟嘌呤碱基组成,而这些碱基正是用于氧化的“水槽”,那么这只是一个巧合吗?或者说在端粒中氧化这些鸟嘌呤是否真的会缩短端粒?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就需要找到方法来发现端粒所遭受的氧化性压力。文章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其能利用特殊的光激活分子来瞄准端粒,这种分子能附着在端粒上并根据指令运输局部的自由基团,这些自由基就是氧化性压力的分子。

 

 

【8】PNAS:“低湿度”环境或是促进流感病毒传播扩散的罪魁祸首

doi:10.1073/pnas.1902840116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在冬季人们更易感染流感患病且死亡,研究者发现罪魁祸首竟是低湿度(low humidity)。我们都知道,低温和低湿度能促进流感病毒扩散传播,但并不清楚湿度下降对抵御流感病毒感染的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研究者Akiko Iwasaki表示,我们通过对遗传修饰抵御病毒感染的小鼠进行研究解答了这个问题;文章中,研究者将小鼠全部置于相同温度的箱子中,但湿度分为低湿度和正常湿度,随后让小鼠暴露于甲型流感病毒之中。

研究者发现,低湿度会以三种方式来阻碍小鼠机体的免疫反应,其会抑制机体纤毛移除病毒颗粒和粘液的能力,纤毛是呼吸道细胞中的毛发样结构;同时低湿度还能降低气管细胞修复病毒所引发损伤的能力,而第三种方式则主要涉及干扰素,或病毒所感染细胞释放的信号蛋白,后者能够提醒附近的细胞抵御病毒威胁,在低湿度的环境中,机体的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会失去功能。

5.jpg

 

【9】Front in Nutri:警惕!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或会影响肠道菌群 引发结直肠癌等多种疾病发生

doi:10.3389/fnut.2019.00057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悉尼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存在于很多食物中的纳米粒子(nanoparticle)或会对机体健康产生实质性的有害影响。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食品添加剂E171(二氧化钛纳米粒子,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对机体健康的影响,E171在食品中通常会被大量使用,而且其还被作为某些药物的增白剂;E171存在于超过900多种食物中,比如口香糖和蛋黄酱等,其每天都会被一般人群大量摄入。

 

 

 

【10】mSystems:新发现!女性机体的肠道微生物组或许比男性更早熟一些!

doi:10.1128/mSystems.00261-19

人类肠道微生物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其在人类机体健康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比如诸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或能帮助调节机体的代谢,帮助抵御感染,产生必要的维生素并破碎膳食中的纤维,同时其也是指示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的生物标志物。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System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年龄和性别会明显影响其机体肠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

研究者指出,年龄越小,男性和女性机体中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就越高,但相比年轻男性而言,年轻女性能够表现出更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者Varykina Thackray博士说道,我们都知道,机体的微生物组从儿童期到成年期会不断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就想知道微生物从供体年轻到中年过渡的过程中是如何发生改变的,以及这些变化是否会受到性别和年龄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机体的肠道微生物组或许要比男性更具多样性,且更快成熟。